青未了|冬闲冬咸·鹿奉俊:天天快看
来源:齐鲁壹点     时间:2023-03-02 11:13:59

冬天的咸,来自老咸菜。

把萝卜和辣菜,洗净处理好,放进缸里,撒上盐,过一段时间,菜就腌好了,有时,吃得油腻了,抓一把老咸菜,就着雪白的馒头,味道那个香呀,总感觉胜过山珍海味。味蕾,与人心一样,往往要在饱尝各种看似美好的事物后,才发现一切奇妙恰在灯光阑珊处。


(资料图)

有这种心思的,不止我一个,因着老咸菜,原本小区里那些没啥往来的左邻右舍,也变得热络起来。到了冬天,不时有人上门,有时提着一筐鸡蛋,有时挎点小东西什么的,来我家换点老咸菜,一来一往,老咸菜如同友情的“桥带”,让起初陌生邻里的彼此之间全都熟识起来。

原来的人和菜,都还是老的好。

可年轻时,哪懂得这道理?那会儿,一见老咸菜,就直翻白眼,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隔离老咸菜,过上没有咸味弥漫的冬日,便是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就在眼前,却发现了老咸菜的好。

一把老咸菜,两个馒头,下肚后,犹觉得肠胃尚有余地,一顿饭下来,整个人清爽无比,那种曾被大鱼大肉的油腻填满的饱胀,被抛至九霄云外,老咸菜令人迷恋的,就是这种味蕾上的清爽。

冬日里,还有另一种咸,出自螃蟹。乡间的冬闲,亲朋好友时常走家串户是必然的,家里备上一些螃蟹,等来了宾朋,它们自然就排上了用场。

螃蟹一端上桌,细心的母亲便会一一剥去蟹壳,收起来放到一边,再将其余部分放在客人面前,等客人走后,将蟹壳撒上盐巴和调料,凉晒,就成了咸蟹壳。

把螃蟹做成咸冬蟹后,每到晚饭时,母亲就会拿出两三个蟹壳放在炉子上。等蟹壳渐渐热了,再往每个壳里打上两个鸡蛋,蟹壳的咸香和鸡蛋的浓香,在炉火滋滋地烘烤下,飘溢在依旧带着寒气的空气中,令人食欲大增。

这样的时光,对于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如今,日子虽然好了,但吃螃蟹留蟹壳依旧是不变的习惯。此时的小火炉顿时变成了烤肉架,不变的却是浓浓的温馨家常味。

作者简介:鹿奉俊,1956 年2 月出生。淄博市博山区池上人。1988 年 6 月毕业于山东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1975年2月参加工作,曾先后历任公社团委书记,党委常委;公社纪委书记,公社副书记;镇长;乡党委书记;市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淄博高新区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淄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委员;市政协常委;高新区关工委副主任;2016年6月退休。

先后在《淄博工作》《淄博日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与代表》《淄博社会科学》《淄博晚报》《鲁中晨报》《淄博政法》《夕阳红》《关爱》等报刊,以及微信平台发表文章近 600 余篇,出版过《沉重的天平》《瞬间四十年》两部个人丛书。

壹点号博山区作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淄博工作 有朝一日 高新区管委会 社会科学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