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八现象-什么是“二八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4-04 08:58:09

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什么是二八现象,以及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二八定律”,是谁提出来的?2、什么是28现象?3、经济学上“二八现象”指的是什么?4、二八原理是什么5、什么是二八现象???6、什么是二八现象 也译为“帕累托定律”7、二八现象8、什么叫二八定律?9、什么是二八法则?

1、什么是“二八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二八定律又称巴莱多定律,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来的。


【资料图】

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

“二八现象”竟如“黄金分割”一样普遍。

保险公司经营中的误区——倒二八现象

1、我们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会取得20%成效的事,目前国内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普遍按照8:2的比例,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却遵照2:8的比例。

2、在保险公司经营中,企业的员工80%的人员在后勤,而20%的人员在一线;而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出台往往考虑占80%的大多数人的意见及利益,而非市场的规律;用80%的时间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而用20%的时间做工作中重要的80%的事;团队管理中考虑处于中间80%的大多数人,而忽视了最突出的及最落后的人群,其实这20%的人群,最好是花80%的精力管理;对于代理人队伍中人员流动性大这一特点,各家公司在探讨如何将20%的留存率提升至80%,至今为止也未见哪家公司成功;

3、在业务推动案中,屡见不鲜的是如何提高80%的人的业绩,提高整体水平,消除业务一边倒、靠明星挑大梁的现象,往往忽视了20%的最有效率的人群,如此这般的反“二八定律”的现象很多很多。

拓展资料:

“二八定律”在保险经营中的运用:

1、“二八定律”在保险目标管理及时间管理上的运用 不同的管理层次上、不同的岗位上的人员,不管其内容有多大的差别,均有其工作的目标及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有所取舍,集中精力做属于我们该做的事。老总们花费80%的时间、精力在考虑经营目标、发展方向、计划决策等方面的问题,而业务人员则必须用80%的精力寻找客户,先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把事情做对。

在时间的管理上,我们必须用20%的黄金时间做重要的事情,用垃圾的时间去处理垃圾的事情。因此在生活中,要切实找到那些影响我们工作效率的因素,从而让我们只需用20%的时间去做重要的占日常生活80%的事,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轻松达成目标。

2、“二八定律”在保险代理人队伍中留存率及激励的运用 保险代理人的队伍流动性非常大,留存率也存在着二八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增员甑选的时候,找对人,然后才能做对事。

要想使服务达到优质化、产能提高,必须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找到优秀的人才。留下20%的“对的”人,这将降低你的经营成本,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因为优秀的人较少犯错误,他们可以使你的企业有更高的效率即生产力。即使你付出再多的薪资也很值,因为你使自己更有效率了。找对了这20%的人,就有可能留存率达到80%了。

3、“二八定律”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保险公司与其他的销售公司一样,20%的展业人员销售80%的新保单,业务一边倒,明星挑大梁现象随处可见。只要你稍加注意,不管是大团队还是小团队,二八现象无处不在。因此保险公司必须特别重视绩优业务员的留存,绩优业务员进一步成长,绩优业务员对公司同仁的影响力等问题。

从人力成本的角度分析,这部分人的人力成本是最低的,而产能是最高的。这20%的人员是领头的部队,是领头羊,是榜样,他们成长的将影响整个团队的成长,他们前进的步伐对整个团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重视这支高效的群体,保险公司将获得更高的效率及效益。

2、什么是28现象?

28现象是指 20%的股票在涨,80%的股票在跌,并且大盤是不跌的,这个说明了都是小盤股在跌 大盤股在护盤。

82现象正好相反是20%的大盤股跌,80%中小盤在跌,而且大盤是跌的 。

3、经济学上“二八现象”指的是什么?

二八现象在经济社会中经常提到,一般是说20%的人拥有了80%的财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这个当然被延伸使用,比如一个企业的80%的效益由20%的经济活动产生,另外20%的的效益由80%的活动产生,还比如说一个企业20%的人的工资占了总工资的80%,另外80%的人只占了总工资的20%.等等.

4、二八原理是什么

二八原理是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也叫巴莱特定律、朱伦法则、关键少数法则、不重要多数法则、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现实意义:

80/20法则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应用广泛,它对我们的自身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会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

二八定律可以解决的问题:时间管理问题、重点客户问题、财富分配问题、资源分配问题、核心产品问题、关键人才问题、核心利润问题、个人幸福问题等等。

5、什么是二八现象???

二八现象通常就是普及的意思,20%的人赚钱,80%的人亏钱,人们说叫他熊市,反之,20%亏,80%赚,人们叫它牛市,在股市中不可能全涨或全部跌,所以就有了二八的说法

6、什么是二八现象 也译为“帕累托定律”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有些地方也译为“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帕累托)发现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流传最广的一句说法是:“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也称为20/80法则。

我国股市常说的二八现象其实 就是20%的股票涨,80%的股票跌或不涨。

在调整市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在上涨,而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下跌。而我们许多投资者一直忙忙碌碌,频繁地进进出出,一年到头不但弄得身心疲惫,且亏损累累,真是费力不讨好。真正的高手在这种市道中大量的时间都在休息,耐心地等待,待到机会出现时就动若脱兔,并一刀见血,决不拖泥带水。几个回合下来后,就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这样不但轻松自如,取得了不菲收益的同时,还享受了股市赚钱的乐趣。

沪深股市十三年来,每年都有一次赚钱的机会 (即使在1993年大盘指数跌去80%的情况下,也出现过一次大反弹),只是机会大小不同罢了。为什么仍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亏钱呢就是对进出的时间把握得不好。在赚了钱后,不把利润锁定,在大盘见顶时还在频频出手,结果要么在大盘的下跌中被深套了,要么在不断割肉的过程中亏损加剧了。当其彻底弄坏了心态, 胆子变小而不敢再贸然出手的时候大行情却来了,他却踏空了。这种恶性循环就是很多失败者的普遍特点。

股市中的二八定律及应用法则: 股市中有80%的投资者只想着怎么赚钱,仅有20%的投资者考虑到赔钱时的应变策略。但结果是只有那20%投资者能长期盈利,而80%投资者却常常赔钱。

20%赚钱的人掌握了市场中80%正确的有价值信息,而80%赔钱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用心收集资讯,只是通过股评或电视掌握20%的信息。

当80%人看好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头部,当80%人看空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底部。只有20%的人可以做到铲底逃顶,80%人是在股价处于半山腰时买卖的。

券商的80%佣金是来自于20%短线客的交易,股民的80%收益却来自于20%的交易次数。因此,除非有娴熟的短线投资技巧,否则不要去贸然参与短线交易。

只占市场20%的大盘指标股对指数的升降起到80%作用,在研判大盘走向时,要密切关注这些指标股的表现。

一轮行情只有20%的个股能成为黑马,80%个股会随大盘起伏。80%投资者会和黑马失之交臂,但仅20%的投资者与黑马有一面之缘,能够真正骑稳黑马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80%投资利润来自于20%的投资个股,其余20%投资利润来自于80%的投资个股。投资收益有80%来自于20%笔交易,其余80%笔交易只能带来20%的利润。所以,投资者需要用80%的资金和精力关注于其中最关键的20%的投资个股和20%的交易。

股市中20%的机构和大户占有80%的主流资金,80%的散户占有20%资金,所以,投资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资金的动向,才能稳定获利。

成功的投资者用80%时间学习研究,用20%时间实际操作。失败的投资者用80%时间实盘操作,用20%时间后悔。

股价在80%的时间内是处于量变状态的,仅在20%的时间内是处于质变状态。成功的投资者用20%时间参与股价质变的过程,用80%时间休息,失败的投资者用80%时间参与股价量变的过程,用20%时间休息。

股市二八现象面面观 元一

截至10月25日,上证指数收报5562点,标志2007年以来的涨幅为107.9%。更有甚者,深成指从2006年的6647点涨到10月25日的18175点,涨幅高达173%。这几乎超出了所有投资者的意料。然而,让人更加难以意料的是,在指数大踏步前进的同时,许多股票回到了今年四月、乃至年初的价位。今年1、2月,上证指数的平均价位为2800点上下,四月中旬之前也没有超过3500点。这就是说,许多股票不仅没有同步上涨,而且走上了回头路,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二八现象”的真相。

“二八现象”概述的数量界限并不严格、清晰,具体所指也不固定。也有人用“一九现象”表达同样的意思。为了避免语义上的混乱,笔者将它们等而视之,其核心是指少数股票的上涨与大多数股票的边缘化共存这样一种现象。当然,这些少数股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诸如分属金融地产、能源资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的龙头企业,而且权重大,业绩不差,兼有伴随宏观经济发展而固有的想象空间。以此为标准,其余的股票统统被打入另类。

少数股票大幅上涨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其一是业绩。据统计,2007年中期,沪深共1518家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85.18亿元、净利润3716.41亿元。其中,前151家和后1367家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30.26亿元和9354.92亿元,占总数的74.64%和25.36%;分别实现净利润3009.15亿元和707.26亿元,占总数的80.97%和19.03%。假设上市公司下半年盈利状况与上半年相同,那么,当前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就是51.92倍。其中,151家和1367家当前市盈率就分别是42.05倍和65.73倍。照此来看,这些少数股的估值并不过分,甚至还有上涨空间。

其二,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投资持续增长,主要行业的盈利状况明显改善,从而推动上市企业盈利加速增长,尤其是处于龙头地位的具有垄断优势企业。2007年,招商银行(23.86,0.18,0.76%)、深发展盈利增长都可能在1倍。A股市场的大牛市使中信证券(24.03,-0.29,-1.19%)、海通证券(24.33,-0.13,-0.53%)、宏源证券(17.10,0.05,0.29%)等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中国人寿(26.34,-0.58,-2.15%)和中国平安(43.00,0.08,0.19%)的业绩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又给少数股价格的腾飞增添了想象的翅膀。

其三,H股的回归不断壮大权重蓝筹股的队伍,每每挑逗市场的神经。每一次回归都会进一步强化蓝筹股优势,强化投资者的蓝筹思维。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推波助澜使蓝筹股行情的演绎真实而具体。尤其是因股指期货预期而对权重蓝筹股的追逐更助长了趋势的分化。就上证指数而言,前四 大权重股分别为工商银行(5.01,-0.04,-0.79%)、中国银行(4.09,0.01,0.25%)、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为了保障自己的话语权,基金无论新旧、大小,都要配置这些权重股,而新发行的蓝筹股毫无疑问成为追逐、瓜分的对象。

有了这些“杀手锏”,权重股、权重蓝筹股不仅股价飞涨,而且还博得了“价值投资”的好名声,可谓名利双收。这是目前格局下的必然结果。与此相对应,被打入另类的就只能倒霉认栽。

权重股、蓝筹股的崛起有其合理的一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最新排名显示,前20强中,中国公司占有7席,其中中国石油超过美国通用电器排名第二。中国公司进入排行榜的都是能源、金融、电信领域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这是未曾有过的事情,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但这与权重股、蓝筹股的具体行情走势是两码事,尽管两者之间虽然有关系,有牵连。

比如说,蓝筹股讲稳健,将回报,讲价值投资。上述最新排名显示,上榜第一名的美国埃克森—美孚的市盈率只有13倍,俄罗斯的一家上榜公司市盈率不到11倍,而中国石油的市盈率为23倍,中国移动为43倍,中国人寿是66倍。如果按照价值投资理念,国内权重股、蓝筹股的估值肯定是高了。至于稳健性、成长性、持续性、乃至回报,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处在有待检验的地步,没有成规成矩。因此,说到底,权重股、蓝筹股的炒作仍然脱不了“讲故事”的干系。

二八现象与你的生活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20%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

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

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

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

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

7、二八现象

解惑:"二八"现象是什么意思?

首先解释一下【二八现象】: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二八现象),有些地方也译为“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帕累托)发现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流传最广的一句说法是:“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

也称为20/80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

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 “二八现象”全新演绎 近期A股市场的量能分布极有可能形成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特征,即占上市公司总数20%比例的权重股,占据总成交金额80%的比例,这就是成交分布的“二八现象”。

而在前期,A股市场也存在着“二八现象”,主要指的是涨跌家数的分布上,即20%股票上涨,80%股票调整或下跌。 而从目前A股市场的走势特征来看,成交量分布的“二八现象”的确渐成趋势,一方面是因为权重股的数量渐渐增多,尤其是沪市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迎接大市值蓝筹股。

IPO重启之后更是如此,中国银行、北辰股份、大秦铁路以及工商银行等,必然会使得资金逐渐“移情”于权重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权重股的投资价值日益得到市场的认可,曾经被视为“鸡肋”的权重股也为中小投资者所青睐,从而激活了权重股的股性,换手率也相应提升。

制度变迁提速“二八现象”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说目前成交量分布的“二八现象”才刚刚开始的话,那么,随着相关配套制度的推出,“二八现象”可能会呈现出加的趋势。尤其是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政策的推出,将更显现出权重股的估值溢价。

同时,备兑权证的发行也会赋予权重股更高的交投溢价,因为权证的发行可能是权重股的“专属权”,如此就赋予权重股新的估值溢价动力。 也就是说,权重股会日益受到资金的青睐,加之制度变迁的因素存在,还会呈现出良性循环。

所以,市场的确有理由预测未来的沪深300指数的成交金额达到80%的比例。 股价结构将深刻变化 而成交量分布的变化必然会使得A股市场的股价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原先一直流行的小盘股溢价极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绝大多数小盘股被边缘化,只有真实拥有业绩增长趋势的小盘股才有可能得到资金的青睐。

而大多数权重股因为备兑权证、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而获得流动性,所以,权重股的估值溢价有望逐渐显现出来,这其实也是近期A股市场牛市的动力之一。 对于所谓的"二八现象",在目前多数大盘股已经大幅轮炒一遍的情况下,不轻易追涨。

虽然我们也认为,未来的A股市场会实现与国际股市的接轨,但是这么多年形成的投资理念果真会轻而易举"弃旧图新"吗?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盘已经大涨、并随时可能见顶的情况下,机构频频放出这种舆论,投资者不得不防。 另外,千点以来的本轮大行情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都已经接近了历史上一轮大行情的上限。

尽管我们极为看好未来行情,但牛市也不是只涨不跌。既然买进股票赢面小、输面大,又何必还要非得去找20%可能涨的股票呢。

另外最近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就是占上市公司总数20%比例的权重股,占据总成交金额80%的比例。 我们对此也要引起重视! 。

什么是"二八现象"

二八现象”应解释为“二八法则”,也称帕累托法则,不平衡法则。

因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20%的人掌握80%的财产,20%的人集中了80%人的智慧,20%的人完成80%所完成的任务,20%的人管理80%的人股市亦然,经常出现二成热点股票大涨而其他股票不涨,甚至反跌的情况。 近期的股市就是该法则的体现。

根据价值投资的原则从“八”里面寻找新的“二”和抓住机会部分换成大盘蓝筹股。不过这寻找新的“二”可就没那么容易,主要困惑的是估值标准的不确定以及介入的时机,时机不对抓不到热点,也是非常难受的事情,并且容易对自己的估值和选择产生动摇。

市场在震荡上行的过程中,热点的切换和投资主题的变动,往往更加难以捉摸。对于投资者而言,下阶段对行业和公司的选择将越来越难,因此建议不妨把资金托付给值得信赖的基金公司,依靠机构专业人士为自己打理家财 我国股市常说的二八现象其实 就是20%的股票涨,80%的股票跌或不涨 。

【二八定律应用有多广泛究竟有多重要?】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现象”竟如“黄金分割”一样普遍.二八定律:你开发客户的分类,也就是说:你花8成精力去开发大客户,花2成精力去开发小客户,这样大小客户兼得,你的业务就会省时间省精力,二八定律是销售行业的潜规律.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求生存,而没有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并且有的尽力了不一定能成功,最终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百分之八十的销售业绩.企业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大客户或者忠实客户。

8、什么叫二八定律?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二八定律”又被称为巴莱特定律、朱伦法则、关键少数法则、不重要多数法则、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等。

它指的是世界上的资源会逐渐集中到世界20%的人手中,而剩下的80%的人仅仅占有少量社会财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

因此,“二八定律”总结起来就是在任何一组东西中,20%的小部分是最重要的,而80%的大部分是次要的。

9、什么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即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现象”竟如“黄金分割”一样普遍。

扩展资料

这一现象在古代先贤的著作里,早有清晰论述。《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译文:富有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仍然要去夺取那些本来就已经很困难的人。人性的贪婪,2000多年前的老子早就看透,并一语道破。

这个道理,如果由现在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来表述,那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这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们所采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八定律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